這次的山水課作業我畫了一全開的雲山圖
蕭老師說
「你這張畫得不錯,雲沒問題
  當然一張畫我們好還要再更好
  所以你的樹葉如果不點得那麼亮會更好
  因為你這山的色調採暖色系
  既然這樣樹葉就不能點太亮
  還有山的皴法可以再多點變化」
「是、嗯、好」
對老師講的話
小女子是點頭如搗蒜
因為這次這張山水畫大部份的色調及皴法
都源自周老師的技巧
但是樹葉部份的色調
小女子又用蕭老師的艷麗色來表現
於是就造成蕭老師說的那樣
我想目前正是一個過渡期
舊的拋不掉、新的學不來
往後如何把二個老師之間的風格做一個平衡
現在正考驗著小女子習畫十幾年來的功力

那天回來後跟吳爸說
「當初周老師要我們畫那麼小的素描
  還要我們把一張小小的素描放大來畫
  現在終於顯現出那時候苦練的功力了」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因為蕭老師這裡畫稿並沒有那麼多
每次蕭老師畫的圖
小女子從來就不知道它流落到何方
不想去問、也不想去爭
因為每次的畫稿班長都會影印一張給我們
只不過它的大小只有A4紙大
但這樣就夠了
我沒問題可以畫得出來
這都要歸功於在周老師那裡所打下的基礎
不然今天的我不會這麼的老神在在 
因為曾聽班上一個自稱曾經辦過一次花鳥個展的同學
她跟我抱怨說蕭老師這裡怎麼都沒有畫稿可借
光要她拿那麼小的A4影印稿畫她實在畫不出來
經她這麼一說
這時的我才知道我竟沒有那個困擾
也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的基礎有多穩
 
 
這次課堂上教的畫
蕭老師用了礬水及京和紙
而且那礬水還是從埔里買上來的
說台北的無法做出他要的效果
也許下次也來試試
用蕭老師的方法畫樹根及殘牆
讓小女子畫畫的技巧再進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nyi06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